在过去20多年的出海探索中,中国家居产业已从最初简单粗放的代加工模式,发展至海外建厂、品牌并购、跨境电商、技术输出、分销合作等出海模式,家居企业在海外市场上的布局已越来越多元化。
在地产红利消退,消费需求放缓的背景下,更多国内家居企业开始勇闯“海外”,家居企业从“内卷”转向“外卷”,希望能通过转换航道找到新的增量市场。
随着合作模式的多样化,对“出海”跃跃欲试的还有智能家居企业。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落地,智能家居行业或将再生“变量”。
如今已有一批智能家居企业开始抢滩东南亚市场,但布局智能家居市场的“真空区”,到底是弯道超车的新机会,还是向难而行的棘手尝试?
家居“航海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受益于出口政策红利、完善供应链、低人工成本以及成熟的生产工艺优势,我国家居行业的出海之路早从90年代就开始发展起来,沙发、床垫等软体家居企业正是家居出海“鼻祖”。
不过,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由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再加上贸易摩擦的驱动,家居出口对欧美等国家的依赖开始减少,产能出海则是新方向。
2018年开始,乐歌、梦百合、顾家、敏华、曲美等一批家居企业开始通过海外建厂、海外投资等方式拓展家居版图。
近年,虽然国际贸易受疫情、地缘政治、供应链危机的影响而表现疲软,不过国内家居企业在熬过了疫情的“阵痛期”后,出海步伐仍在加速。
今年以来,不仅传统家具领域,陶瓷、新材料、家电、智能家居领域都有不少企业开始发力海外业务。
今年7月,PVC弹性地板生产商爱丽家居宣布将投资不超过3000万美元建立建墨西哥生产基地;TCL宣布与印度Resojet合资共建洗衣机工厂;海尔在埃及的生态园也在今年3月举行了奠基仪式。
不过,相较于大手笔的海外投建,近年家居企业出海也呈现出越来越“轻量化”的趋势。
尚品宅配与缅甸最大家具公司Sweety Home合作开拓缅甸定制家居市场;志邦家居在新加坡、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开设海外零售店;中源家居通过租赁海外仓推进跨境业务发展等。
国际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物流、汇率、关税等频繁变动,是导致家居企业选择相对保守外拓战略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家居行业的销售渠道也有了较大变化,跨境电商、独立站、直播带货等销售形式不断崛起,让家居厂商意识到与当地渠道商合作共赢才是新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顺应互联网时代而生的智能家居则迎来了加速发展的良机。
据Shoptop《2023智慧生活出海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收入总额预计将达到1393亿美元,预计未来四年将以60.01%增速在2027年达2229亿美元。
智能家居蛰伏20多年但仍难成体系,但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落地,智能家居行业或已到了变革的转折点。
不过,智能家居在欧美市场已经有超过30%的市场渗透率,而在中国市场则仅有16%左右;在东南亚市场,除了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之外,其它国家的渗透率均未超过10%。
可以看出,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虽然发展时间不短,但产业成熟度仍不算高。
对于国内智能家居厂商而言,在中国市场仍“嗷嗷待哺”之际开始跨国探索,就像是在大航海时代,厂商还没走完一张地图,就迫切地想要打开下一张地图,当中有喜也有忧。
“喜”的是相比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海外的市场空间与竞争格局都要稍显温和,许多厂商在国内已经打磨出成熟爆品,竞争力更为充足。
“忧”的是目前东南亚智能家居产业仍处于探索阶段,适用于中国的策略不一定适用于东南亚市场,这意味着厂商需要及时调整策略,这也是抢滩“真空区”的难点。
瞄准电商机遇,智能家居“一路向南”
不过,虽然仍有很多不确定性,但相较于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市场,亚太区的智能家居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机,实在足够让人心动。
以马来西亚为例,在2019-2021年间,马来西亚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维持着约25.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并且预计将在2023年突破至2.3亿美元。
而在泰国,据调研机构DataReportal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大约有6.7%的泰国人口拥有智能家居设备,而在2019年,同期数据仅为3.7%,渗透率已经翻倍。
东南亚市场成为智能家居厂商眼中的“香饽饽”,一则是因为自身的渗透率基数低,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带动下,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22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显示,预计东南亚数字经济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1万亿美元规模,未来将保持每年6% 的增长速度。其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六个国家的整体互联网渗透率高达76%。
二则,当前东南亚市场中的智能家居品牌集中度并不高,除了robot品牌占比超10%,其他品牌的占比都低于5%,这为其他新锐品牌提供了较大的入主空间。
三则,跟国内智能家居的发展路径相似,物联网设施的不断完善是智能家居发展的基础,但核心还是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
以扫地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家电,以及以智能门锁为代表的智能安防,其迎合的正是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又宅又懒”的个性特质。
当代的“家”涵盖了娱乐、工作、会客等需求,消费者在家待的时间越多,他们越希望拥有一个舒适的家,而智能家居则正好切合了他们“帮助解决家务” “提升生活品质” “保障家居安全”这样的消费需求。
截至2022年,娱乐类、安全类、舒适与照明类三大细分智能家居品类,在东南亚市场中拥有最多用户数,这跟用户的需求也是密切相关的。
东南亚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智能家居企业的关注涵盖智能家居连接、智能安防、智能照明、家庭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从这些品牌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智能家居企业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首先,是产品力所带来的“降维打击”。
以智能清洁电器产品为例,国内品牌更快速和丰富的产品迭代、优质的技术研发实力、更高的清洁效率和性价比,对海外本土品牌造成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中高端市场。
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品牌出口的扫地机占据海外市场将近50%的份额,其中东南亚和欧洲的占比最高,分别是68%和55%。
其次,则是丰富产品矩阵带来的生态力。
智能家居并非由单一品类就能支撑起来,而是需要整个智能生态来实现联动,因此,智慧场景则比智能单品更能解决消费者的真实痛点。
海尔、美的等国内头部家电企业早已打造出系列的智慧生活场景,比如智慧客厅、智慧厨房、智慧卧室等。
在全球大家电逐渐完成普及的阶段,智能生活场景也能支撑起智能家居在东南亚市场的持续增长。
智能化不断加速谁能率先抢滩成功?
诚然,中国智能家居企业在国内市场所积累的经验,为它们带来了先机,但要拓展陌生的海外市场,它们的挑战也不少。
首先,是消费习惯的问题。虽然近年东南亚国家的数字化基建已不断成熟,电商规模也在不断提升,但与国内市场相比,线上网购仍不是主流。
泰国通讯服务商、智能家居产品提供方T3科技透露,尽管这几年泰国的线上销售份额在持续增长,但其70%的订单仍然来自线下交易。
其次,则是消费习惯的不同。虽然近年东南亚国家逐渐年轻化的消费群体,他们对智能家居及相关设备的接受度较高,但与国内消费群体相比,东南亚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敏感性更高。这意味着要让传统消费群体快速接受智能家居,恐怕厂商还要先过“价格关”。
最后,则是智能生态的构建。与国内相比,东南亚用户对于智能家居的隐私安全更加重视,行业标准、数据安全问题则变得更加重要。这意味着要推动东南亚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首先解决的是设备连接的问题。
不过,这些难题与国内市场过去的发展趋势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国内消费者对智能家居也是由不了解、不认可,逐步发展至如今的全屋智能生态,核心在于将硬件、软件和生态三个维度打造成一个闭环,以此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从硬件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设计应该考虑海外市场的本土化需求,以更好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海尔为了满足泰国当地人无冰不欢的需求,特别推出了可快速制作爽口冰沙的冰箱;针对热带高频的洗衣需求,推出超静音大筒径滚筒洗衣机,更节能高效。即便2022年泰国家电行业整体下跌了7%,但海尔智家的销售额反而逆增15%。
另外,由于东南亚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整体认可程度还有待提高,因此不少中国厂商在进入东南亚市场时,也会优先从智能开关、智能插座等小产品入手,进而逐渐打开市场。
从软件的角度出发,则需要智能家居企业不断提升服务力。近年,不少国内智能家居厂商进军东南亚市场都优先选择与当地渠道商进行合作。
一则可以快速扩大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二则是因为“猛虎不及地头蛇”,在文化理解、售后服务方面,当地的经销合作伙伴往往能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
早在2017年,小米便宣布联手销售伙伴VST ECS(泰国)正式进入泰国,在当地进行生态链产品的销售。今年,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商涂鸦智能则选择与泰国当地的地产商、通信设备厂商共同合作来进行产品落地。
从生态角度出发,最大的“拦路虎”是不同设备的串联问题。
对于更注重隐私的海外消费者而言,生态问题更是智能家居在海外市场推进的一大障碍。但随着智能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的生态串联问题也有了新的解题思路。
一方面,以华为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已自研出更具兼容性的操作系统。
另一方面,Matter协议的诞生,则能更好帮助这样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商解决不同品牌物联网产品之间的不兼容问题。
当然,无论选择哪种形式,对智能家居厂商而言都是一大助力,只有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智能家居才能从“单品智能”时代快速发展至 “全屋智能”,而这才是人类未来的真正畅想。
随着消费者对于智能化、个性化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智能家居市场的潜力是有目共睹的,未来更将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厂商走出国门,实现在全球进行品牌传播。
但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市场的机遇和诱惑是并存的,除了要考虑国外市场需求之外,还有国际贸易风险、国外政府法律、国情文化差异等不确定性因素在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智能家居时代的全面到来,不仅需要一个企业的“狂飙”,而是一批优秀企业的共同开拓,才能为消费者带来“全面智能”的生活体验。
顶部